北京大学 | ENGLISH
讲座信息
人类的多感觉通道知觉、知觉学习、感知与运动整合、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VR)
【心理为你】北京大学高端学术讲学计划-自然与人工智能讲座
发布时间:2018-09-18      点击量:1586
主讲人:Marc Ernst 教授
讲座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
讲座日期:2018-09-26
讲座时间:10:00 — 11:30
联系人:陈立翰 副教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主  题:人类的多感觉通道知觉、知觉学习、感知与运动整合、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VR)
报告人:Marc Ernst 教授
时  间:2018年9月26日 周三10:00
地  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

报名方式: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快速报名通道


主讲人简介


马克·恩斯特(Marc Ernst)教授来自德国乌尔姆大学,曾担任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多感知和运动研究小组的首席科学家,现任IEEE触觉学会副主席。


恩斯特教授于2000年从德国图宾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人类的视觉-动作行为。毕业后在伯克利加州大学从事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和建模研究,并于2002年发表业内最具影响力的论文Humans integrate visual and haptic information in a statistically optimal fashion (Nature, 2002),成为视觉-触觉等多感觉通道信息加工领域的“教科书”级别的研究,并为该领域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讲座内容预告

在研究领域方面,恩斯特教授更多地关注于人类的多感觉通道知觉、知觉学习、感知与运动整合、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VR)。他的研究成果对于在智能系统(包含人工智能)和自然环境下人的认知绩效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学术导引意义。


在本次讲座中,教授将重点为我们介绍在现实和虚拟现实的条件下,人类知觉和动作过程中的多感官信息是如何实现整合的,其中包括如何利用先验知识和推理并在贝叶斯建模的框架下理解知觉与动作的耦合,以及特殊人群(剥夺了视觉经验的儿童)的大脑可塑性。介绍内容在方法学上将突出虚拟现实技术与认知神经科学手段的整合应用。


其他信息

主持人:

陈立翰  副教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点评人:

Frank Jäkel  教授(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

顾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蒯曙光 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阅读原文

[友情链接]
北大生科微信公众号 生声不息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金光生命科学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