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 ENGLISH
讲座信息
生命科学学院邀请陈志坚教授讲座
发布时间:2010-06-03      点击量:1509
讲座日期:2011-11-25
 

5月21日下午,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分子生物学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志坚教授做客新生物楼101室邓祐才报告厅,为广大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My Path to this Podium”的讲座。饶毅院长出席讲座。

       陈志坚教授毕业于中国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在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1991年起先后获得过安娜富勒奖学金、塞尔学者奖学金、美国癌症协会研究学者、白血病与淋巴癌协会学者、Burroughs Wellcome基金传染病发病机理研究员、达拉斯亚洲商业会议医药特殊贡献奖、Welch基金颁发的Norman Hackerman奖、以及美国德克萨斯医学工程和科学院颁发的德克萨斯研究最高奖——杜耐尔(Edith and peter O’donnell)奖,等多项荣誉和奖项. 迄今为止,陈教授已在Cell、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
       陈志坚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个人成长经历、成功的条件以及定义什么是成功。
陈教授首先为大家简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长坑乡南斗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幼年时,他以楼梯为书桌,以阳光为灯光,刻苦读书。他酷爱解决难题,对科学的兴趣日渐浓厚,这点早在读小学二年级时就已表露出来。在父母的鼓励与支持下,他终于走出了山村,跨入了大学的殿堂。1985年,陈教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1991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又在SaIkInstitute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是最早涉足蛋白及泛素领域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在介绍自己的经历时,陈教授讲到了他职业发展的一个插曲:博士毕业后,出于对实业界的好奇,他去了一家生物公司做研发工作,并且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发表了几篇有影响力的论文。但是,在工作中,他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还是在于基础性的科学研究,而公司——尤其是发展得比较大的公司——过于细致的分工和框架管理模式对于自不是特别合适。于是最后他毅然选择了放弃待遇丰厚的公司工作,重新回到大学的实验室,开始自己的学术研究。这条从学术到实业界在再归学术界的道路可谓十分罕见,很少能有人博士毕业后离开校园,之后还能重新回归学校的。但陈教授最后还是成功做到了。
       陈教授说,早年的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能去大洋彼岸做科研,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有一天能够站上北大的讲台。如今的一切虽然不是从他人生一开始就计划好的,但却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奋斗而来的。他之所以把今天讲座的主题定为“My Path to this Podium”,也是希望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能对在座的年轻学生们有所启发。
       随后,陈教授谈到了成功的条件。他认为,成功的第一个要素是目标,指定的目标一定要比较高。陈教授告诉大家,有一句话道:“瞄准月亮,射中老鹰。”只有目标高了,我们才会一直受到激励,得到前进的动力。但同时,陈教授又指出目标也需要符合实际,要让自己“跳一跳可以达到”,只有这样才能在目标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地前进,而不至于因为永远达不到目标而倍受打击,从而心灰意冷,失去奋斗的动力。陈教授谈到的第二个因素是意志力,他认为意志力包含四点内涵:决心,毅力,专注,努力。他对此一一作了详细的解释,在讲到专注时,陈教授特别提到了目前很普遍的网瘾问题,告诫同学们不要沉溺于网络,要管好自己,锻炼自己的自制力。谈到努力时,他指出虽然努力很重要,但也不要过分,以免让自己的精力、兴趣太早就消耗殆尽。陈教授以马拉松作为类比,说胜者不是一开始就不顾一切往前冲的人,而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一个。第三个要素是途径,陈教授告诉在座的同学在进行人身规划的时候,要选定自己所能看到的最直接的那一条途径,尽量让自己少走弯路。他告诫同学们,要意识到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所以,能尽量减少在无谓道路上尝试所浪费的时间就要尽量争取。同时,他也提到,作为学生,不要试图在学校里学到一切,而应该想清楚将来要何去何从,并以此为出发点,只学对以后发展有帮助的内容,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都是有限的,而20-40岁是人生中最有创造力的阶段。最后陈教授提到的一点是方法,他强调要学到一套独特的技能, 还要“有贵人相助”, 尽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以居里夫人一家一共出了五个诺贝尔奖得主和一些实验室培养出了大量的诺贝尔奖得主的事实为例,说明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周围环境和身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他讲到了自己早年在做研究时的一次经历。他曾经做了一个较为一般的课题,写好了论文放在导师的桌上,但导师似乎翻也没翻过这篇文章,反而极为鼓励他去从事另一项课题的研究。最后,导师鼓励的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被发表在了很好的杂志上。通过这个经历,他建议同学们在之后选择研究工作时,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尽量选择一个好的导师,这对自己在实验技能、科研思维以及课题选择的眼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陈教授谈到了自己对成功的定义,他认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成功取决于他的工作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多大影响,并不是由他得过多少荣誉和奖项或发出了多少文章所决定的。他并不十分赞同用统计发表论文篇数的方法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的方法,并举出了沃森、克里克那篇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论文的例子,指出仅仅这短短的一篇文章,就比很多其它论文加起来还要有价值,因为它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进程。他也谈到了现在在学术研究方面所面临的难题:研究生们的毕业与发表的论文数直接挂钩,不少学生为了毕业不得不发一些较为一般的文章。陈教授承认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需要各方面一起努力,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整场讲座中,陈教授以个人经历为例,和在座的同学讨论了关于成功的问题,生动坦诚,富于哲理。讲座结束以后,同学们针对陈教授的讲座还提出了不少问题,包括如何判断一项科研课题的价值、如何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等等,陈教授一一给出了细致耐心的解答,博得了满堂的掌声。最后,陈教授以真诚的祝福结束了讲座,他祝愿在座的同学们将来都能取得成功。

 陈志坚教授的讲座使在座的同学们获益匪浅,也给大家留下了很多思考空间,去考虑自己的人生将往何处去,自己的道路要如何走。大家体会到,未来也许是充满变数,不可预估的,如果像陈教授一样,时刻保有坚定而纯粹的信念,踏踏实实地一步步走下去,有一天便会走上成功的讲台。

[友情链接]
北大生科微信公众号 生声不息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金光生命科学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