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 ENGLISH
新闻中心
第五届两岸三地生命科学文化节圆满落幕
日期: 2017-12-18       点击量: 2904

11月23日上午9点50,第五届两岸三地生命科学文化节正式在台湾清华大学的沃森报告厅拉开帷幕。来自台湾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焦传金教授首先致词,表达了对来自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老师以及学生们到访的欢迎。随后,台湾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杨嘉铃教授也进行了致词,表达了对这次两岸三地生命科学文化节的圆满顺利举行的期待。致词结束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汤富酬教授首先进行了报告。汤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他实验室在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的表观遗传组学方面的工作,包括DNA甲基化组,组蛋白甲基化组以及染色体开放程度等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随后,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陈文乐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他实验室关于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癌症以及神经细胞中的一系列工作。接下来,香港中文大学的陈活弈教授进行了关于利用小鼠模型来进行干细胞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工作。当天上午的最后一个报告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陈策实教授,他的报告给我们介绍了KLF5蛋白在TNBC癌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至此,上午的报告及活动结束。


汤富酬教授在现场做报告

11月23日下午的活动分为两部分,海报展示和学生报告。来自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同学近30位同学进行了海报展示。研究内容涉及了生态学,结构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发育学,神经生物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在学术报告环节,第一位进行展示的同学是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张家荣同学,他介绍了利用低起始量的nano ChIP-seq技术,鉴定了在人类肝癌中超级增强子调控的转录因子。来自北京大学的薛瑞栋同学,讲解了肝癌中不同病灶之间的基因组异质性。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林南生同学,以糖尿病小鼠为模型,介绍了母亲糖尿病对子代棕色脂肪组织发育的影响。来自国立清华大学的林彦宏同学,利用果蝇和线虫这两种模式生物,讲解了磷脂翻转相关基因对寿命调节的影响。

北大生科高云同学在学生报告环节

海报展示讲解

11月24日上午,我们参观了新竹科学园区内的同步加速器光源,又称台湾光源,研究中心的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同步辐射光源的工作原理,世界同步光源的发展历史,之后两位老师的分别结合研究课题为我们讲解了同步辐射光源在生物材料研究和晶体结构解析中的应用,也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随后,我们回到生命科学院二馆继续听取学术报告,首先昆明动物所的李文兴同学分享了大脑代谢组学在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同样来自昆明动物所的徐敏讲述了Yap1基因在老年痴呆病的重要调控功能,最后,国立清华大学的庄佳龙同学为大家分享了AKT-LRRK2激酶通路在神经细胞存活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11月24号下午的报告于13:30开始,首先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彭德强同学为我们分享了利用3D技术打印生物骨组织的研究进展进展。随后,来自北京大学的高云同学介绍了5-醛基胞嘧啶的单细胞标记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在小鼠早期胚胎中5-醛基胞嘧啶的分布图谱。接着,来自北京大学的熊旭深同学介绍了一个全转录组单碱基分辨率检测1甲基腺嘌呤的方法,并且介绍了这些修饰的一些生物学功能。而来自昆明动物所的沈全宽同学分享了缅甸人口结构的全基因组调查的研究。随后来自台湾清华大学的张芫瑜同学为我们分享了蛋白质组学的动力学研究。最后来自台湾清华大学的林冠宇同学为大家分享了P-113衍生肽抵抗白色念珠菌机制的研究内容。之后在台湾清华大学同学的带领下,大家一同参观了不同领域老师们的实验室,包括视觉、核磁共振和神经生物学。

与会同学参观台湾清华大学脑研究所

同日晚餐结束后,与会师生在沃森报告厅举行了颁奖典礼,我校研究生薛瑞栋、高云和熊旭深分别获得演讲比赛的佳作奖、优选奖和特优奖,张姗和邵丽娃获得海报比赛佳作奖和优选奖。最后,三校互相交换了礼物并合影留念,至此,第五届两岸三地生命科学文化节圆满落幕。会议结束后,来自四个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互换礼物,互通联系方式以便进一步的交流和合作,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北京大学与台湾清华大学老师代表互换礼物

两岸三地生命科学文化节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发起的一年一度在北京、香港和台湾连续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两岸三地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动研究生人才互动,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探讨不同地区科学融汇的成果与进展,营造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激发新颖独特的科研思维,提升科学研究的创新水平,实现共同进步。

与会师生合影



[友情链接]
北大生科微信公众号 生声不息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金光生命科学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