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 ENGLISH
新闻中心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膜蛋白的生成、修饰、组装及质量控制 ”启动会成功召开
日期: 2012-04-27       点击量: 3659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膜蛋白的生成、修饰、组装及质量控制”(2012-2016年,项目编号:2012CB917300)于2012426日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8会议室成功召开项目启动会。首先,项目首席科学家昌增益教授对项目的整体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之后四个课题组组长分别就已取得的初步进展及拟开展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和深入交流。该项目分为如下四个课题:1、细菌内外膜蛋白生成的质量控制(组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北大跨院系蛋白质科学中心主任昌增益教授,骨干:北京大学陈鹏特聘研究员和付新苗副研究员);2、植物叶绿体膜蛋白的转运及组装的分子机制与结构基础 (组长: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黄亿华研究员,骨干: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张立新研究员);3、哺乳动物细胞膜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及转运的分子机制与结构基础(组长:北京大学陈兴研究员,骨干:清华大学王宏伟教授);4、不同结构类型的膜蛋白折叠的机理及动力学特征(组长:北京大学赵新生教授,骨干:清华大学周海梦教授、北京大学高毅勤教授)。

生物体内的膜蛋白完成众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涉及细胞信号的接收和转导、物质的转运、能量的转换、细胞之间的识别、病毒和细菌的感染、植物的光合作用、肿瘤的发生、细菌耐药的出现等等。正因为如此,膜蛋白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国内不少科研人员涉足这个领域,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然而,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膜蛋白的结构解析和功能阐述方面,对膜蛋白本身生成的质量控制机制的关注还远远不够。事实上,和水溶蛋白相比,膜蛋白的生成涉及从水溶环境到脂溶环境的转换,并最终完成在膜脂上的折叠和组装,其机制更为复杂,是当前蛋白质科学研究的难点之一。该项目组成员计划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多学科联合攻关模式,综合利用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众多手段,集中研究膜蛋白的生成机制,有望在未来5年内凝聚、培养一批中青年科学家,取得若干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成果。

项目专家组组长王志珍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及专家组成员王大成院士(《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主编、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志新院士(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和隋森芳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参加了会议。王志珍院士在听取了项目、课题汇报之后对项目组成员在高度跨学科的组成背景下已开展的和计划开展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期望。其他三位专家组成员也对项目的科学内容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希望项目组成员密切合作,发挥团队中学科交叉的优势,力争在理论和技术方面都获得具有高度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友情链接]
北大生科微信公众号 生声不息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金光生命科学大楼